在高速銑削加工中,整體硬質合金立銑刀的動態特性直接影響加工質量和刀具壽命。懸伸量作為關鍵結構參數,對刀具的模態特性具有顯著影響。本文基于ANSYS Workbench平臺,對不同懸伸量下的整體硬質合金立銑刀進行模態分析,探討其振動特性與加工性能的關聯。建立了硬質合金立銑刀的三維模型,設定懸伸量分別為3D、4D、5D(D為刀具直徑)三種典型工況。通過ANSYS Workbench的模態分析模塊,計算了各懸伸量下的前六階固有頻率和振型。分析結果表明:隨著懸伸量的增加,刀具的各階固有頻率均呈現下降趨勢。具體而言,3D懸伸時一階固有頻率為1256 Hz,而5D懸伸時降至892 Hz,降幅達29%。這種頻率降低會導致刀具在加工過程中更容易接近機床主軸的工作頻率區間,從而增大共振風險。在振型分析方面,低階模態主要表現為彎曲振動,高階模態則出現扭轉和復合振動形式。當懸伸量增大時,振型的節點位置向刀柄方向移動,刀具前端的振幅明顯增大。這種變化在實際加工中會直接影響切削穩定性,特別是5D懸伸刀具在1800-2500 Hz頻段內出現密集模態,極易引發顫振。進一步結合加工應用分析發現:較小懸伸量(3D)的刀具具有更高的剛度,適合高強度材料加工和較大切削參數工況;而較大懸伸量(5D)刀具雖然可達性更好,但需相應降低轉速和進給量以避免共振。通過模態分析優化懸伸量選擇,可有效提升硬質合金立銑刀的加工效率和使用壽命。本研究為硬質合金刀具的結構設計和工藝參數優化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jn713.com/product/891.html
更新時間:2025-11-11 07:51:10